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42篇
  免费   5496篇
  国内免费   2686篇
电工技术   3793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4410篇
化学工业   12139篇
金属工艺   3913篇
机械仪表   4791篇
建筑科学   5149篇
矿业工程   2373篇
能源动力   2210篇
轻工业   4744篇
水利工程   982篇
石油天然气   5226篇
武器工业   460篇
无线电   75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9234篇
冶金工业   3765篇
原子能技术   740篇
自动化技术   8642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1191篇
  2022年   1621篇
  2021年   2717篇
  2020年   2140篇
  2019年   1893篇
  2018年   2245篇
  2017年   2471篇
  2016年   2051篇
  2015年   2682篇
  2014年   3421篇
  2013年   4195篇
  2012年   4345篇
  2011年   4852篇
  2010年   4170篇
  2009年   3950篇
  2008年   3847篇
  2007年   3712篇
  2006年   3793篇
  2005年   3431篇
  2004年   2283篇
  2003年   2076篇
  2002年   1856篇
  2001年   1627篇
  2000年   1773篇
  1999年   2009篇
  1998年   1731篇
  1997年   1390篇
  1996年   1382篇
  1995年   1173篇
  1994年   937篇
  1993年   710篇
  1992年   539篇
  1991年   422篇
  1990年   323篇
  1989年   248篇
  1988年   219篇
  1987年   138篇
  1986年   101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3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5篇
  194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在核算石油加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时,我国多采用或借鉴美国石油学会《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方法纲要》推荐的、以氢气单位体积产率为基础计算的制氢装置CO2排放因子4.736tCO2/104 m3 H2。由于国际上对气体标准状况的定义存在不同,且原料天然气组分存在差异,建议在国内使用时将该排放因子修正为5.122tCO2/104 m3 H2。  相似文献   
992.
以核-壳结构的复合分子筛Al SBA-15/Y为催化剂的主要载体组分,以Ni,W为加氢成分,合成了高活性中间馏分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Ni W/Al SBA-15/Y-HK,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中油选择性高、产品质量优等特点。在控制原料370℃馏分油转化率为67%的条件下,中间馏分油选择性为81.5%,其中柴油馏分的收率为54.7%,凝点为-40℃,是优质-10#柴油调和组分;重石脑油芳潜为54.6%,是优质的重整进料;尾油芳烃指数为11.2,是良好的乙烯裂解原料。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纤维膜脱硫组合技术在某石化公司液化石油气脱硫脱硫醇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纤维膜脱硫组合技术具有适用性强、开工过程简单等优点。脱硫脱硫醇后催化裂化装置液化石油气中总硫质量浓度降至16.3~16.8mg/m3,铜片腐蚀等级为1a,延迟焦化装置液化石油气中总硫质量浓度降至50.8~77.8mg/m3,铜片腐蚀等级为1a,均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经过水洗后,两装置循环碱性洗水中硫化物质量浓度分别为17.91mg/L和73.83mg/L,回收大量副产物二硫化物;废碱液经过碱液再生后,碱液质量分数均大于15%,满足纤维膜脱硫醇的需要。碱渣经过湿法氧化处理后,满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做注气膨胀实验,评价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性。通过数模和细管实验,确定目前地层压力和温度下的最小混相压力。开展双重介质变质岩油藏顶部注天然气,底部注水长岩心驱替实验(岩心夹持器呈30°倾斜),得出了裂缝和基质分别对采收率的贡献。驱替压力25.6 MPa和38.6 MPa,均小于最小混相压力,实验中天然气驱替过程为非混相驱。由于裂缝的收缩性远大于基质,衰竭采出的原油可以看作是裂缝的贡献。同时,由于基质与裂缝之间的渗透率相差极大,因此在初期的驱替过程中,裂缝中的原油可以被完全驱出。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由最终实验结果得出基质与裂缝系统各自对采收率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5.
阿拉伯板块构造—沉积演化为卡塔尔古生界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卡塔尔在志留系底部发育一套优质的烃源岩(笔石热页岩),发育两套有利的碎屑岩储盖组合,储层以河流—三角洲相砂岩为主,埋深普遍大于3600m,总体较为致密,以中—低孔、低渗为主,但在局部仍可能发育储层物性较好的"甜点",具备较好的产能特性。古生界圈闭类型主要有背斜、断背斜、地层上倾尖灭岩性圈闭和与不整合相关的地层圈闭,具有3种油气成藏模式,以下生上储垂向断裂输导运聚成藏模式为主。海西构造挤压和盐流活动隆升作用对古生界的圈闭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圈闭的主要形成时期为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于志留系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成藏条件匹配关系优越。卡塔尔碎屑岩层系勘探具有优越的烃源岩物质基础、有利的储盖组合、有利的构造圈闭聚集区和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且勘探程度极低,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主要的有利勘探潜力区为卡塔尔隆起的侧翼和东部的南海湾盐盆区。  相似文献   
996.
南加蓬次盆是西非加蓬沿岸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其外裂陷带深水盐下油气勘探程度很低。在盆地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主力烃源岩、储盖组合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的研究,系统总结了南加蓬次盆盐下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特征与模式,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差异是南加蓬次盆内外裂陷带烃源岩演化、沉积储层发育和油气成藏特征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认为该地区外裂陷带盐下应以找气为主,下白垩统Gamba、Dentale组三角洲前缘砂岩为有利储层,以多层叠置的层状气藏为主,生烃凹陷中的反转构造和掀斜断块为有利勘探目标。这些研究成果为南加蓬次盆外裂陷带盐下勘探潜力与方向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对西非其他以碎屑岩为主的盐下勘探区也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剖析了目前业内广泛应用的地质储量变化增量劈分方法的不足,即简单地将各储量参数变量引起的储量增量平均化,不能客观反映各储量参数的变化对储量变化值的影响。在储量参数与储量无量纲化基础之上,提出了考虑各储量参数增量对储量增量的差异化影响的观点,推导出了新的地质储量增量近似劈分公式,分析对比了不同劈分方法的应用效果,并简要探讨了储量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储量不确定性分析的思路。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类似的基于参数增量的增量劈分,具有较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姜丽  孙广文  孙博伦 《录井工程》2015,26(2):59-61,92
双阳组二段是莫里青断陷的主力油层,属中质油特征,为进一步提高综合解释符合率,开展了岩石热解录井、测井资料的综合应用研究,通过岩心分析的含油饱和度与岩石热解分析参数P_g的相关性分析,求取了不同岩性岩屑样品计算含油饱和度的烃类恢复系数,为储集层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提供了方法,同时建立了含油饱和度与有效孔隙度综合解释评价图板和标准,经21口井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油水层解释符合率达到93%,为精细评价储集层的含油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根据渤海旅大16-1深层特稠油油藏地质特点,建立了室内高温高压填砂模型,通过物理与数值模拟研究了多元热流体辅助重力泄油(MAGD)开采规律,结果表明:MAGD初期产能高,采油速度递减快,与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相比,其物理模拟采收率与累积油汽比分别提高了4.7%和0.196,与数值模拟结果(5.3%和0.066)较为一致;MAGD通过添加大量非凝析气扩大了泄油面积,此外非凝析气与原油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减少了蒸汽注入量,进一步提高了采收率。MAGD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随气水比增加,采收率先上升后下降,最佳气水比为20~50;增加CO2比例有助于提高开采效果;注汽温度越高,开采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保护区外故障引起的差动保护误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